首页>资讯摘要>行业新闻>2020电动汽车大年?悬!

2020电动汽车大年?悬!

【更新日期】2020/6/9 12:25:57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阅读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本能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大年的2020年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通用汽车曾在3月高调发布了其电动化战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领域投入200亿美元,并宣布旗下各大品牌都将推出电动车型。但仅仅数周之后,该公司就推迟了全新凯迪拉克Lyriq电动汽车的发布时间,随后又宣布推迟发布原定于5月推出的新款悍马电动汽车。福特也推迟了备受期待的野马Mach-E电动汽车的交付时间,由于疫情所导致的生产中断,该车可能在2021年才能在欧洲上市。此外,尽管特斯拉Model Y已于3月开始在美国交付,但交付也因疫情而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这款车可能要到2021年一季度才能来到中国市场。


当方兴未艾的电动车市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打击,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不少造车新势力企业面临“出局”的风险。尽管如此,多家汽车制造商仍然坚持将电动化战略进行到底。当前,中国和欧洲多国都已经推出或正在酝酿刺激车市的计划,巧合的是,这些计划都侧重于电动汽车;而美国政府却无动于衷,该国电动车市可能进一步“掉队”。


“旧疾”加“新伤”重创产业



由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将国际汽车业推向崩溃的边缘,大量汽车工厂停工,汽车经销门店也不得不关闭,再加上失业人数的攀升,以汽车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购买力也受到很大影响。在美国,自3月中旬以来,已有3600多万人申请失业救济金,目前这一数字还在增加。此外,国际油价暴跌也使得传统燃油车在价格上变得更具吸引力。这些因素都使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艰难。


事实上,在疫情暴发之前,中国电动车市的“降温”就让很多车企打了个“寒颤”。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电动汽车销量约占全球市场一半左右。但随着整体车市下行,中国电动车市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同比降低18%,至170万辆左右。不过,该机构认为,未来4年全球电动车市有望恢复增长,到2024年将超过690万辆。


长期以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是掣肘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顽疾”之一。此外,整车厂商还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动力电池的配套,从目前来看,动力电池企业供应不足与整车企业欲提升电动汽车产量之间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是,库存高企也影响了车企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产能。受疫情影响,各国消费者纷纷“节衣缩食”,导致汽车销量下滑,仓库堆满了库存车,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新车。近来,各国政府、车企和金融机构纷纷出招,为消费者提供贷款等资金支持,以刺激消费。


全球汽车市场的萎缩对部分汽车制造商来说很可能是一次灭顶之灾。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此前曾警告称,如果没有政府援助,雷诺可能会“消失”。疫情之下,就连“盈利能手”丰田也面临空前的压力,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预计本财年利润将跌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多年来,汽车制造商在向未来新技术的转变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包括氢燃料等可替代能源和自动驾驶等高新技术,但这些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项目在当前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汽车制造商是否有坚持走电动化路线的决心?


车企将电动化进行到底



熬过漫长的停工停产期后,欧洲部分汽车工厂陆续重启。位于德国东部的大众茨维考工厂是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工厂之一,目前正在生产大众ID.3电动汽车,原计划产能为33万辆。ID.3是大众汽车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武器”,被寄予厚望。4月23日,大众茨维考工厂成为德国境内第一家停产后率先复产的汽车工厂,茨维考工厂虽然已经复工,但大众为工人制定了一份包含约100项安全措施的详细清单,在无法遵守社交距离规则的情况下,要求他们生产时必须佩戴口罩和防护装备等。“新常态”直接影响了生产,当前,茨维考工厂每天仅生产50辆汽车,仅为疫情暴发前的1/3。


大众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电动化战略,计划到2024年投入330亿欧元布局电动化。在疫情期间,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重申了公司对于电动化的承诺,并称ID.3是大众2020年和2021年在欧洲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大众正举集团之力推进交付工作。迪斯将ID.3描述为“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ID.3将把电动汽车从小众市场推向主流市场”。


其他德国车企也决定将电动化进行到底。5月25日,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尽管疫情的阴霾仍未彻底消散,但戴姆勒仍在以“2039愿景”为目标的碳中和出行之路上不懈前行。目前,戴姆勒的电动化产品布局正在逐步完善。全新EQC纯电动SUV已正式推出,今年夏季将推出EQA纯电动SUV。同时,Smart品牌旗下所有车型都将推出纯电动车型。“我们将恪守碳中和和数字化战略,是奔驰目前和未来最主要的任务,也是转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康林松说。


宝马计划在2021年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iNEXT SUV和i4,宝马i4将对标特斯拉Model 3。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近日强调,疫情过后,宝马集团将会发挥其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持续推进电动化进程。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这也是宝马未来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按照规划,到2023年,宝马集团新能源产品线计划拓展至25款,其中一半为纯电动车型。“宝马不会因疫情而影响集团对多种驱动技术的研发,如氢燃料电池技术。到2025年,公司计划在研发方面投入超过300亿欧元。”齐普策说。


中、欧按下电动“加速键”



对大众和其他跨国车企而言,它们雄心勃勃的电动化目标能否实现,首要取决于中国市场。迪斯称中国是“大众汽车成功的动力”。随着中国车市回暖,今年4月,大众在中国的销量也恢复增长,而该公司在其他所有主要市场的销量均遭遇下滑。目前,中国已推出一系列市场提振政策,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原本计划于今年到期的减税和补贴政策都将延长至2022年。


欧洲亦是如此。法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出资80亿欧元,用于扶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汽车产业。根据计划,法国政府将向购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以鼓励民众购买清洁能源汽车。而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宣布,政府通过了最新价值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帮助德国经济从疫情中恢复,其中包括500亿欧元的创新推进资金计划,用于推进电动车、氢燃料技术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发展。


与中国一样,疫情之前,欧洲也在不断收紧排放标准,欧盟排放新规已于今年开始生效,这迫使大多数制造商通过销售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来避免高额罚款。波士顿咨询公司总经理阿卡什·阿罗拉表示,由于排放政策进一步收紧,车企将加快在欧洲推进电动化进程。


美国市场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5月27日,以加利福尼亚州为首的美国23个州起诉白宫,质疑特朗普政府下调奥巴马时期燃油效率标准的决定。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借抗击疫情和振兴经济之机,宣布废除当年奥巴马提出的燃油效率标准,将2021~2026年燃油效率从目前的5%降至1.5%,放宽标准无疑是给该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


与此同时,车企也不指望特朗普政府对于车市会出台像中国、欧洲那样同等力度的提振政策。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就倾向于购买高排量的传统燃油SUV和皮卡。在推动电动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方面,美国已经落后于中国和欧洲,再加上现在国际油价暴跌,美国电动车市可能会更加萎靡不振,与中国和欧洲的差距进一步拉大。